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门户网站,国内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与咨询服务提供商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经理部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硬着头皮“死磕”世界难题

2019-01-03 来源:南方网
  700多年前,伶仃洋上诞生了传诵千古的不朽诗篇。今天,依旧在这片海域,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在创造着新的奇迹。而在奇迹背后,一位“最美职工”的身影总是挥之不去。
 
  这个身影就是来自珠海的林鸣。他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经理部总经理、总工程师,也是25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同发布的11位2018年全国“最美职工”之一。
 
  从2005年开始接触港珠澳大桥工程,到2017年全程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部竣工,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级难题,林鸣在这12年的时间里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时常感到忐忑,每每如临高考。”他说,“如果要形容这些年的改变,感觉就像重新上了一次大学。”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李赫 梁涵
 
  自主攻关
 
  挑战外海深埋沉管
 
  目前,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经全部竣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全程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工程体量之巨大,建设条件之复杂,是以往世界同类工程所没有遇到的。大桥建设技术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部分,便是在外海铺建一条6.7公里的沉管隧道,实现桥梁与隧道的转接。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来不到4公里,且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可以说是从零开始。
 
  没有先例,再加上难以承受国外高额的技术咨询费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沉管隧道技术也无法在此照搬套用,林鸣带领的团队不得不自主攻关,开始挑战外海深埋沉管。而林鸣告诉记者,虽然他是一名桥梁专家,但面对隧道的建设他只是一个“小白”,更别提在外海铺建沉管隧道。回忆起当时那段时间的情绪,他“比任何时候都焦虑”。
 
  连续奋战
 
  对技术问题一向较真
 
  直到2013年5月1日,林鸣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历经96个小时连续鏖战,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终于成功安装。然而这才仅仅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开始,之后还有一个又一个难题等待着林鸣的团队。“困难是逐步加深的,一眼望不到头。”林鸣说。
 
  在随后的几年,“深埋”遇到的其他问题随着林鸣和团队的努力相继得到解决,但两节沉管之间的大接头的受力问题,却一直没能真正突破。而对技术问题,林鸣一向非常较真。“许多人都以为,‘深埋’问题已经解决了,其实是成了遗留问题。”直到林鸣继续将其中的困难一一死磕解决,沉管隧道的对接合龙才有了转机。
 
  2017年5月2日22时30分许,重达6000吨的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在经过16个多小时的吊装沉放后,最终安装成功。至此,经过林鸣与众多建设者持续奋战,世界最大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终于顺利合龙。
 
  而在接触港珠澳大桥之初,深埋沉管、快速成岛、隧道基础、工厂法预制、外海深槽安装……这一系列的世纪难题在林鸣的脑海中是想象不到的。这个桥梁专家、隧道“小白”只能凭着一腔热情硬着头皮迎难而上。
 
  “这是一个连环套的科学故事,成果一大堆。”林鸣笑着说,“这就是科学家精神。”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工程项目管理界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延伸阅读:

MORE>

会议活动

MORE>

公开课

MORE>

项目管理信息化

Copyright © 2021 工程项目管理界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2359号-6 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

本着互联网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

客服电话: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时间可联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线:574888227

新闻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cpmta.com 客服邮箱:info#cpmta.com(请将#换成@)

工程项目管理界——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门户网站,隶属卓橡公司

工程项目管理界微信公众号

PMO大会微信公众号